CBA七大顶薪“铁定人选不给顶薪等着被挖走球队真敢玩?

CBA七大顶薪“铁定人选不给顶薪等着被挖走球队真敢玩?


  CBA新赛季马上开打,话题却早已炸开锅——谁能拿顶薪,谁又会因为不给顶薪直接被挖走?这不仅是球员的“饭碗问题,更是球队未来竞争力的关键,毕竟顶薪合同不是随便发的,得看价值、潜力,还有球队的战略布局;但现实是,给不给顶薪往往决定了球员去留,尤其这七位球员,基本是“不给顶薪就走人的节奏,摆明了CBA里又要上演一波“抢人大战。咱们理一理,这几位到底凭啥这么值钱,是不是名副其实,还是被吹上天了。

  先说张宁,这位28岁的山西汾酒男篮国产锋线,绝对算是球队崛起的功臣之一,本赛季能场均贡献16分,3.8个篮板和3次助攻,是山西队里仅次于两名外援的第三号得分点,这数据放CBA国产球员里已经算是顶尖水平,何况他正值巅峰年纪,体能和经验都对口,山西俱乐部给顶薪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,毕竟原帅和葛昭宝已经是顶薪,留住张宁才能保证球队的国产骨架不被拆散,毕竟顶薪球员缺一不可,球队想稳住争冠阵容,张宁必须留下。

  再看浙江稠州的王奕博,话说他过去几个赛季确实有亮眼表现,年轻后卫成长得快,球队也寄予厚望,但本赛季数据明显下滑,只有5.7分和3次助攻,表现算不上惊艳,尤其在后卫群挤破头的浙江,王奕博的位置变得尴尬;而且新赛季外援政策调整,球队对内需更精打细算,顶薪名额也有限,青岛男篮抛出D类顶薪报价,浙江稠州真要顶得住吗?这事儿就很微妙了,毕竟王奕博只有26岁,潜力和成长空间还有,只是现在的表现让顶薪有点说不过去,球队留人还是得掂量掂量。

  祝铭震的故事更有趣,上赛季“轰动三方交易的主角之一,从广州龙狮“转会南京同曦,帮助球队首次杀进季后赛,这表现本身值得点赞,常规赛场均8分和2.5篮板看起来不算多,但他的“3D属性——投篮、运动和防守能力结合,正是很多球队争抢的香饽饽;关键是祝铭震自由身,南京同曦要是不给顶薪,市场上肯定有多支球队开价抢人,祝铭震的去留成了摆在同曦面前的难题,毕竟球员自由身的价值就是这个,顶薪锁不住,后果就是被挖走。

  程帅澎则是浙江稠州后卫线上不得不提的新生代领袖,球队核心吴前渐渐老去,程帅澎的身体对抗和防守强度正好能补上空缺,虽然技术细节还需打磨,但他敢拼敢打的气质,让他成为球队未来的希望;球队既需要顶尖外援输出,也需要本土领袖撑场面,程帅澎这个“防守尖刀角色非常关键,顶薪合同对他而言,也是实现身份跃升的必经之路。

  锋线老将刘泽一同样值得关注,25岁的年纪正是黄金期,浙江稠州转型期锋线缺人,刘泽一成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本土锋线球员,这种“稀缺资源在CBA不多见,8年老将身份加上稳定表现,一旦球队不给理想合同,刘泽一极有可能选择离开,毕竟市场上不少球队对他“青睐有加,对他来说,顶薪不仅是待遇,更是价值认可。

  上海久事的李添荣和李弘权,尤其是李添荣,表现越来越抢眼,场均14.9分,3.1篮板,1.8助攻,45%的三分命中率排名联盟第二,这样的射手,谁不想要?上海久事想在CBA走得更远,必须留住这对“国产双李,毕竟有了稳定的后场火力,争冠才有底气,顶薪合同对李添荣来说,是球队对他未来地位的肯定,放弃就是自断后路。

  最后是南京同曦的郭昊文,这位曾经被贴上“问题少年标签的后场球员,现在用实力证明了自己,场均16分、4篮板、3.2助攻的数据,完全碾压同期的林葳和王岚嵚,他攻防俱佳,是CBA里真正的全能型后卫;此时不给顶薪,无异于把一个未来之星推向别人怀抱,南京同曦要想稳住阵容,顶薪是必须的投资。

  讲到这儿,问题来了:CBA球队普遍面临预算压力,顶薪合同不是简单的“多给点钱,而是战略布局的选择题,给了顶薪就得有长远规划,留住核心国产球员才能保证球队竞争力,但不给顶薪,球员自由身或者被高价挖走,球队又得从头再来,这个平衡实在不好把握;特别是新赛季外援政策变化,本土球员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,谁手里有顶薪名额,谁就握住了未来。

  总结来看,这七位球员的表现和潜力摆在那里,顶薪合同对他们来说不是“奢侈,而是理所应当,球队不给顶薪基本等于放弃,等着被别人笑纳;这背后折射出CBA国产球员成长路径和市场环境的双重现实——只有敢花钱留人,球队才有资格喊争冠,这也给其他俱乐部敲响警钟,别只顾打嘴仗,钱和规划才是硬道理,谁舍得花,谁就能抢先一步。新赛季,这场顶薪争夺战,恐怕才刚刚开始。

2025-07-29 13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