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决定吞并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或将灭国?阿巴斯当初没说错

以色列决定吞并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或将灭国?阿巴斯当初没说错


  

以色列决定吞并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或将灭国?阿巴斯当初没说错

 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最终计划早已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界面前,这个计划不再是推测或阴谋论,而是通过军事行动与政策的结合,逐步实现其“大以色列”蓝图。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去年世界经济论坛特别会议上曾悲观地预言:“以色列在摧毁加沙后,会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赶尽杀绝。”他的这一预言,如今似乎正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
  最近,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明确表示:“以色列应该完全占领加沙,并将其视为不可分割的领土。”他的言辞毫不掩饰,打算将加沙改造为一个繁荣的度假胜地,甚至想将其发展成以色列的“里维埃拉”。这种描绘看似美好,但前提是,居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必须被彻底驱逐。

  斯莫特里奇的计划虽然听起来像是理想化的度假开发,但实质上却是对巴勒斯坦人生命和家园的彻底摧毁。以色列用密集的空袭和炮火,迫使200多万居民走投无路,最终将他们驱逐到加沙最南端的拉法地区。以色列甚至提出了在拉法建立一个“人道主义岛”,看似安置难民,实则是在建设一个封闭、隔绝外界的巨大监狱,所有进入其中的人将永远失去自由。

  这一切的背后,是以色列一项精心策划的“清场”行动,而加沙的居民正是这一行动的牺牲品。对于以色列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,而是一个系统性、长久的、致命的计划,目的是彻底摧毁巴勒斯坦的存在。加沙地区的情况如烈火煎熬般惨烈,但以色列却在约旦河西岸采取了另一种策略——以温和的方式慢慢蚕食。

  在约旦河西岸,以色列的计划虽然进展缓慢,但同样有效。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曾在一年前指出,处理完加沙后,下一步就是西岸。而如今,西岸的吞并已逐渐进入实际操作阶段。7月23日,以色列议会以71票赞成、13票反对通过了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议案,支持以色列对西岸实施主权。这一投票结果虽然只是一个表决,但它像是一个信号,标志着吞并西岸的计划已经从隐蔽转为公开执行。

  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或许没有像加沙那样遭遇直接的轰炸和打击,但以色列对该地区的渗透却从未停止。通过建立犹太人定居点,以色列像白蚁般逐渐蚕食着巴勒斯坦的土地,几十年来,定居点如同钉子一样深入西岸的土地,直到今天,吞并西岸的计划已成定局。

  西岸一旦被吞并,巴勒斯坦将彻底失去立国的基石。根据国际社会认可的“两国方案”,巴勒斯坦国的领土基础是加沙和西岸两地,如果这两地都被以色列占领,巴勒斯坦的国家梦将变得遥不可及。回顾历史,1967年的“六日战争”时,以色列曾吞并了整个巴勒斯坦,包括加沙、西岸和东耶路撒冷。当时,巴勒斯坦就已经在地理上失去了独立的基础。直到90年代,部分地区才被迫撤回,但那不过是一场战略性撤退。

  今天的以色列,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,都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庇护。与几十年前的局面不同,阿拉伯世界如今分裂严重,许多国家已经与以色列建立了“正常化”关系。巴勒斯坦的存亡,对许多阿拉伯国家而言,已经不再是优先事项。与此同时,国际社会的制裁和压力,也难以对以色列构成实质性的威胁。美国的支持,使得以色列在联合国安理会能够屡次利用否决权,阻止任何对其不利的决议。

 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无疑激怒了以色列。他宣布将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,并公开写信表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,尤其是在“两岸方案”上,表达了对巴勒斯坦立场的认同。然而,这番话虽然受到巴勒斯坦的欢迎,却无疑触动了以色列的敏感神经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马克龙的行为“鼓励”,并警告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地缘政治麻烦。但即便如此,以色列并不在意外界的指责。只要美国继续提供保护,以色列就能继续推进其占领计划,而这些对巴勒斯坦的指控和谴责,对它来说不过是纸上谈兵。

  如今,以色列的计划正在逐步展开,逐步实现对巴勒斯坦的全面占领和彻底清除。未来,如果这一计划最终得逞,巴勒斯坦可能仅仅会在历史教科书中留下一个名字。对于巴勒斯坦人民来说,这不仅是土地的丧失,更是民族身份的彻底毁灭。

2025-07-27 19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