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篮球有自己的“背锅侠”

中国篮球有自己的“背锅侠”


  一位日本女篮联赛场均3.6分的19岁后卫,单节三分5投全中轰下21分,全场27分5次助攻,日本女篮的田中心用最残酷的方式,为中国队上了关于“年轻球员价值”的一课。

  深圳湾体育中心的记分牌闪烁着刺目的数据:首节21分,全场27分5助攻,三分9中5。当身高仅1.72米的田中心在6分51秒内9投8中、三分球5投全中时,中国女篮精心构建的2.26米+2.05米双塔防线瞬间沦为背景板。

  日本主帅盖恩斯赛前那句“我们能赢中国队”的诺言,在这一刻化作冰凉的现实——日本女篮用47.1%的三分命中率(34投16中)轰出48分三分得分,而中国队仅以26.1%命中率得到18分。这场90-81的逆转背后,是两位跳级新星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交叠碰撞的硝烟。

  比赛开场哨响,田中心便化身得分风暴。突破抛投、急停跳投、超远三分……当日本队前10分全部由她一人包办时,中国女篮的防守体系开始崩塌。首节6分51秒内9投8中,三分5中5,单节21分的表演让整个球场陷入死寂。

  这位在日本联赛场均仅打12.9分钟、贡献3.6分1.4篮板的替补后卫,此刻将国家队的信任转化为刺向对手的利刃。她的撤步三分如库里附体,突破分球似哈登再世,1.72米的身躯在长人丛中穿梭自如。

  当第二节宫鲁鸣祭出Box One战术让杨力维全场贴防时,田中心立刻切换模式:次节0分却送出2助攻,下半场再以突破和抢断锁定胜局。从得分手到组织者的无缝切换,正是日本教练敢让她首节疯狂开火的底气——他们赌的从来不是数据,而是天才的蜕变可能。

  另一端的禁区里,2.26米的张子宇正陷入渡嘉敷来梦编织的防守网中。这位34岁老将的回归被日媒称为“击败双塔的关键”——她让张子宇投丢7球,创下本届亚洲杯个人最差纪录。

  赛后,往球员通道走时,张子宇哭了。如果李月汝看到这一幕,应该能体会小张当时的心情。

  2015年,武汉女篮亚锦赛(亚洲杯的前身),初出茅庐的李月汝和韩旭,碰上巅峰的渡嘉敷来梦,率队35分大胜中国女篮夺冠后,开启了日本女篮称霸亚洲的时代。直到2年前的女篮亚洲杯,凭借韩旭在决赛中的超神表现,才终结日本女篮的连冠。

  再说回张子宇,此役19分钟得到17分9篮板,数据依然亮眼。但四场最低效率(14中7)与4次失误,暴露了她面对针对性防守的稚嫩。更深的矛盾在于宫鲁鸣的“保护性使用”:小组赛场均仅打14分钟却能贡献全队最高的14.3分,可半决赛生死时刻,体能储备与经验短板仍成致命伤。

  保护与历练的悖论在此刻尖锐对立。当U19女篮在世界杯因她缺席惨败尼日利亚、葡萄牙时,中国篮球的决策者不得不在卫冕压力与未来投资间艰难取舍。

  只看短视频切片的云球迷和球盲,从来都以为,中国女篮对日本女篮呈碾压态势。韩旭、李月汝、刘禹彤三大中锋,再加一个更年轻、更高大,女篮世界的现象级人物——张子宇,对阵日本就跟“大人打小孩”一样。

  对了,大宝贝刘禹彤是球盲检测器,她把日本小个子对位球员,撞倒在地打滚的视频,在社交媒体疯传,“抗日英雄”名号不胫而走。不带刘禹彤参加亚洲杯,成了宫鲁鸣的一条“罪状”。

  但凡看过近两个赛季的WCBA,就知道教练组为啥不带刘禹彤。没有那么多黑幕,就是实力不济和伤病原因。或者说是,纯粹的实力不济。技术粗糙,体能差,防守不到位,错位防守被对手突破一步过……她和同级别运动员对抗没有任何优势,已被WCBA自然淘汰。

  不带李梦是宫鲁鸣的另一条“罪状”,更有甚者在社交媒体判处他“极刑”。互联网有记忆,云球迷和球盲没有。巴黎奥运会叫人家“战犯”,现在叫人家“小甜甜”?我还是习惯你们叫她“梦三”。

  用得着时,李梦是中国女篮“唯一能持球投三分”的锋线,是“关键时刻敢出手”的球星,还是中国女篮的“勒布朗梦”。用不着时,她是被全网群嘲的“梦三”。

  日本队的战术板上写满数字密码:三分出手38.7次(小组赛场均)、命中率34.5%。这些看似低效的投射,实为精心设计的战略武器。

  当田中心首节5记三分轰垮中国队外线信心后,日本全队三分火力全开。34次出手换来16次命中,整整30分三分优势彻底颠覆了篮球的“高度法则”。更惊人的是战术执行力——利用挡拆创造“能停车”的投篮空间,在中国双塔脚步落地前完成出手。

  渡嘉敷来梦的回归象征日本篮球的智慧。这位十年未战奥运的老将,用防守经验和策应能力支撑起新体系。她的存在证明:当年轻天才与冠军基因融合,重建期的球队也能迸发核爆级能量。

  日本JX-Eneos向日葵队将联赛场均3.6分的替补直接推上国家队首发,中国则将称霸青年赛场的张子宇从U19世界杯紧急征调。同样的跳级,不同的逻辑:日本赌的是“大赛觉醒”,中国求的是“即战力填补”。

  宫鲁鸣的谨慎不无道理:“培养张子宇是系统工程,不能拔苗助长”。但田中心的爆发揭示另一真相——年轻球员的蜕变需要“高压熔炉”。去年U18亚青赛她场均19分仅次张子宇,今年双双重返亚洲杯战场,这对“一生之敌”的成长曲线在此分叉。

  颁奖台灯光熄灭时,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。日本队瞄准的是2028洛杉矶奥运,田中心+星杏璃的后场组合将日趋成熟;中国女篮则押宝韩旭+张子宇的“双塔时代”,2027世锦赛或是验收节点。李月汝不在领导的考虑范围内,缺席了太多国家队集训和比赛,个人实力再强也不会受到重用。

  这场败局的价值或许远超胜利。当杨舒予热身赛场均14.5分4.8篮板展露锋芒,当张子宇开发出策应能力(场均2.3助攻),中国女篮的新生代已在废墟中萌芽。

  篮球场终会铭记胜负,但历史只记录转折。日本女篮用田中心的27分证明:赌上19岁新星的亚洲杯,赢的不仅是金牌,更是一个周期的心理制高点。

  而张子宇的17分9篮板背后,藏着更复杂的命题——温室里的天赋永远长不出冠军基因,正如宫鲁鸣赛后所言:“她的路还很长”。当渡嘉敷来梦在34岁仍能封锁中国神塔时,人们突然醒悟:真正的“保护”,是让雏鹰在暴风雨中学会振翅而非躲进笼中。

  这届中国女篮最后能取得怎样的成绩,我都不会苛责宫鲁鸣和运动员。每当中国篮球陷入低谷,深入一线做实事,让国家队重回正轨的只有宫鲁鸣。他创造了中国本土教练奥运会最好成绩——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8强,当时还不满40岁。中国男篮最近一次进入奥运会决赛阶段,主教练还是他。

  第二次任教时,中国篮协高层的“宫斗”传得沸沸扬扬。亚洲杯输给对岸,洋帅扬纳基斯黯然下课,离境前甩开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伸过来的手,被无数媒体镜头记录了下来。

  在这样一个内忧外困的时刻,58岁的宫鲁鸣接手中国男篮,一上来就输了2014年仁川亚运会,领先15分被日本“耻辱性”的逆转。第二年,2015年长沙亚锦赛才迎来“救赎”,率领男篮夺冠后重回亚洲之巅。

  时任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,许诺的“夺冠奖金”,拖到他退休都没兑现。“我一个月薪六千的老头儿,管着一帮‘百万富翁’。”宫鲁鸣笑着面对熟悉的记者,自嘲又自豪地说。

  中国篮球不缺钱,不缺关注度,不缺运动员,最不缺主席,唯独缺在一线岁的“倔老头”宫鲁鸣,再一次背了“锅”。

  要说宫鲁鸣的“意难平”,大概只有率领中国女篮折戟雅典奥运会了。没能带领苗立杰、陈楠、隋菲菲这批天才运动员获得奖牌,可能是他教练生涯最大的缺憾。再给宫鲁鸣一些时间,相信他能带中国女篮重回正轨。他曾经做到过,还不止一次。保持耐心,保持热爱。

  当年,跟他一起打败霸主韩国女篮,重回亚洲之巅的陈鹭芸,此刻,一定在天上保佑着中国的女篮姑娘们。

2025-07-21 02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