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,在以色列和伊朗在美国的调解下暂时休战,全球终于松了一口气,但新一轮的战火却已悄然蔓延至约旦边境,紧张局势再度升温。约旦,这个面积仅略大于江苏省的沙漠国家,已经不再是中东局势中的旁观者,而是被卷入了地缘政治的漩涡,站在了风暴的最前沿。
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张定居点,早已不再是新闻。2025年3月,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发布的报告显示,仅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的短短一年里,以色列就在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新建了超过2万个住房单元,并拆除掉214处巴勒斯坦人家园。在这段时间里,巴勒斯坦人死于以色列军队与定居者的暴力冲突达到612人,而以色列方面的伤亡仅为24人。这种极度不对称的代价,折射出以色列在“安全逻辑”下对巴勒斯坦人持续的压迫,也在此背景下,约旦的处境愈发复杂。
2025年6月13日爆发的以伊冲突,不仅摧毁了伊朗的多个,也令整个中东地区震动不已。最为敏感的部分,便是以色列对约旦边境的种种军事动作。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封锁了希伯伦周边的主要通道,长达四天之久。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报告称,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居民因无法就医,不得不冒着以色列军队狙击和地雷的危险,翻山越岭把病人送往医院。而这条生命线,正是紧贴约旦边界的一条人道主义通道。约旦境内居住着近200万巴勒斯坦难民,许多人与西岸的亲人依旧保持紧密联系。每一次以色列的轰炸、封锁与拆迁,都像石子投进约旦的池塘,激起层层波澜。特别是在2025年5月,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造成超过5.7万人死亡后,约旦的愤怒愈加难以压抑。
哈希姆王朝尽力控制国内的情绪,然而随着事态发展,国内的紧张气氛愈发明显。为何以色列对约旦有如此浓厚的兴趣?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看出,关键在于地缘政治与“抵抗轴心”的战略布局。叙利亚早已被打得几近崩溃,黎巴嫩深陷内乱,巴勒斯坦的土地寸寸被蚕食。而约旦,成为了伊朗向哈马斯、等组织输送援助的一个重要通道。以色列认为,只要堵住约旦这条线,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就能被彻底切断,这可能正是它在摧毁伊朗后,仍不收手的真正原因。
然而,约旦显然不是叙利亚。哈希姆王朝的政治智慧,在中东地区可以说是独树一帜。它不像沙特那样富有,也不像伊朗那样挑战霸权,但却擅长在超级大国之间找到微妙的生存空间。约旦王室既与美国保持紧密的军事联盟,又与沙特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保持战略合作,甚至时常在阿拉伯联盟内为巴勒斯坦发声。例如,在2025年6月16日,以色列空袭伊朗之后,约旦与21个阿拉伯和国家一起发布联合声明,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。虽然这并未能阻止以色列的行动,但它明确表明,约旦并不渴望战争,而是更倾向于维持稳定与和平。
然而,约旦的选择并不完全在它手中。以色列的进攻一向不是简单的局部冲突,而是系统性的战略推进。在过去的几周里,以色列军队在约旦边境布置了多套“铁穹”防空系统,名义上是为了防范来自叙利亚的火箭袭击,但其部署位置却紧贴约旦边界。同时,约旦边境的警察也开始频繁拦截来自叙利亚方向的“身份不明”车队。这一系列模糊不清的军事动作,让人不禁联想到十年前叙利亚局势的演变——当时叙利亚同样宣称自己不会打战争,也有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,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国家陷入了多方交战的泥沼。
以色列在2025年6月进行的“雄狮崛起”行动中,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,就摧毁了伊朗三分之一的导弹系统,并击毙了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·萨拉米。这种精确的空中打击能力,以及强悍的渗透战术,让约旦也开始意识到,如果以色列下决心动手,根本没有力量能够阻止它越过边界。
不过,约旦并非没有反制的能力。首先,哈希姆王朝的政权基础依然稳固,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是中东少数几个仍然保持广泛尊重的君主之一。相比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,哈希姆家族对权力的把握更为牢固。其次,美国在约旦的军事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。美国在约旦的多个军事基地中,尤其是乌代德空军基地,是中东地区空中力量的指挥中心。如果以色列计划在约旦边境展开军事行动,势必会顾及美国的立场。然而,问题在于,美国是否会真正介入?
从目前的局势来看,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始终如一,表现出极大的宽容。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时,美国不仅没有反对,反而通过B-2轰炸机和“战斧”导弹参与其中,同时一边支持停火谈判,一边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行动保持沉默。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,伊朗“必须被驯服”,但对以色列是否越界压迫邻国却毫不提及。这种偏袒态度,让约旦深刻感受到了美以之间的“默契”,并因此倍感不安。
那么,约旦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叙利亚?从当前形势来看,答案是否定的。但不能排除叙利亚化的趋势蔓延。如果未来几个月,以色列继续在约旦边境部署兵力,并以反恐为由进行越境打击,或者进一步推动难民问题外溢,那么约旦内部的社会压力势必会加剧。特别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,若因外部压力和内部失业爆发更多抗议,约旦政权的统治基础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,2024年约旦的青年失业率高达41.7%,这些失业的年轻人,一旦情绪爆发,政权就可能面临结构性危机。
目前,约旦的选择并不多。为了避免战争,约旦必须继续与沙特、埃及、卡塔尔等国维持协调机制,同时加大对美国的外交压力,要求其在以色列边境的行动上有所节制。更为重要的是,约旦必须稳定国内的经济与社会基础,解决青年失业问题,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。如果民众觉得政权无法保障他们的基本尊严与生计,那么无论国王的“和平外交”如何高明,也难以抑制民众的愤怒。
这便是约旦当前的困境。它处于中东的火药桶边缘,一脚踩在沙漠的寂静上,一脚却踏进了火药的边界。它既不想战争,也努力寻求稳定,但在复杂的地缘局势下,最终能否避免冲突,仍然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博弈以及国际社会是否真正关心“和平”的实现。如果连约旦这样的缓冲带都无法守住,中东地区的未来恐怕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。
2025-07-10 07:24